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商代 · “妇好”方斝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 年) 高67.6、口径25.6×23.2 厘米 1976 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青铜器铸造发展至商代晚期而为一高峰,西周早期铜器铸造之精美,多承殷商余绪。从此件方斝造型与纹饰或可略窥商代铜器铸造水平之一斑。以铸造工艺而言,方形器较之圆形器用范为多,浇铸更复杂。以考古发掘实际而言,方形器一般皆出于高等级贵族墓葬。
图为武汉青少年戏曲展演武轩摄 中新网武汉7月4日电 (刘高阳 武一力 徐金波)连续举办六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经常出演的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戏曲小分队、全国戏曲名家名段邀演……武汉市委宣传部官员4日称,被誉为“戏码头”的江城武汉,如今正在重振昔日荣光,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为武汉戏曲展演 武轩 摄 江城武汉九省通衢,自古民风多元荟萃。花鼓楚腔、“二黄”汉调、...
汉代 · 鎏金银铜马 1974年河南偃师寇店出土 高5.9厘米长6.2厘米 马呈立姿,昂首挺胸,张口翘尾,周身鎏以 金银,黄白中相间线刻花纹,清新明快,小巧玲珑,为汉代工艺中的佳品。
江南带孩子们观摩木偶戏 本报综合消息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但近些年,木偶戏却被媒体称为“即将消失的艺术”。浙江卫视播出的最新一期《同一堂课》中,代课老师江南带孩子们观摩了一场“荆轲刺秦”的木偶戏,让更多孩子喜欢上了木偶戏这种艺术形式,被观众称赞“有使命感的作家”,同时引发了观众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在讲解《荆轲刺秦王》这...
7月4日,兰州市召开“兰州市融入‘一带一路’文化长廊建设国际智库论坛”。图为俄方代表发言。闫姣摄 中新网兰州7月4日电 (闫姣 张婧)4日,兰州市召开“兰州市融入‘一带一路’文化长廊建设国际智库论坛”。会上,各路学者除了围绕这一主题建言献策,还表达了想与兰州乃至甘肃“携手”推动双向文化旅游发展的愿望。 当天,来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俄罗斯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与国内学者180余人参加了活...
资料图:第二届“文化产业学院奖”榜单发布现场。杜燕摄 中新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 杜燕)第三届“文化产业学院奖”报名程序日前正式启动。今年十月下旬将揭晓“未来文化城市”“文化创新企业”等六大榜单。 第三届“文化产业学院奖”由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知名高校文化产业教学与研究单位主办,旨在鼓励与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创...
辽代 · 龙纹白玉盏 左高3.4、口径6.2厘米 右高3.5、口径6.1厘米 辽宁阜新塔营子出土 均为白玉,细腻晶莹。一件为圆体敞口,下腹内敛,直圈足,外壁阴刻云龙纹,龙张口露齿,身体扭转翻腾,追吞一花球状物,雕刻细腻传神;另一件为圆体,口沿外侈,腹较深,小圈足底边外卷,外壁上部阴刻纵向的水波纹,下部浮雕两层交错排列的莲瓣纹。
清代 · 牙雕寿星 高48厘米。 寿星右手持拐杖、左手持如意含笑站立,面目慈祥,其拐杖上攀附一儿童,寿星左臂旁立有口衔灵芝的梅花鹿,一人骑在鹿背上,其下有花卉枝叶缠绕其间。此件藏品采用了圆雕、透雕等多重技法,用刀简洁有力,使画面显得层次丰富。
黑衣宰相和山中宰相 我们国家古代除了有正儿八经的宰相外,还有“黑衣宰相”和“山中宰相”等特殊的宰相,今天就讲一个山中宰相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南梁皇帝叫梁武帝,梁武帝萧衍出生于464年,502年登基为帝,549年驾崩,共在位47年,而南梁从502年梁武帝建立,到557年亡国,才享国55年,因此梁武帝是南梁的男一号。不过今天讲的男一号不是梁武帝,而是一个茅山道士,这个茅山道士的名气...
遥看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是关中唐朝众多皇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有人说,乾陵至今未盗,底隐藏着许多风水秘密。当然说乾陵未被盗掘,是说没有被盗墓贼成功盗掘,历史是光顾乾陵的盗墓贼多如牛毛,但都没有得手。所以才有了乾陵神秘的传说。 乾陵固若金汤,盗贼望洋兴叹,历史上,挖乾陵一事,早已有之,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十多次。但是...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如范石生,朱德,叶剑英,盛世才,龙云,朱培德,周保中,寸性奇,曾泽生,范石生:胡瑛:盛世才,龙云,孙渡,陈奇涵,李明瑞等等 武元甲 还有培养了一批国外将军如 武元甲(越南语:Võ Nguyên Giáp,...
金代 · 绞釉玉壶春瓶 高18、口径5.6、足径6.2厘米。 山西省朔州市曹沙会村出土。 敞口,细长颈,球形腹,圈足。浅黄白色胎,胎质较粗。施釉近足,釉色白,密布极为细碎的开片。白、褐红两种化妆浆相混合,经适当搅动再施于坯体上,其纹饰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有学者认为此器的年代应属金—元代。)
唐代 · 三彩女立俑 高42厘米 1959年陕西省西安市中堡村出土 女立俑面庞丰润,娟秀的双眼微眯,下颌微抬,以优美的角度向上仰视;红唇微启,甜美的微笑中似乎充满着对生活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遐想。她站姿优雅,身段袅袅婷婷,穿落地长裙,轻薄的衣裙与丰腴肥美的体态完美结合在一起,衣裙自然流畅的丝绸质感和优美的曲线条,充分体现出唐代女性的柔美、端庄、矜持、风雅和高贵。
战国 · 虎纹铜戈 长25.2厘米,宽13.6厘米,高2.4厘米 1972年四川郫县独柏树出土 长援中胡,长方形内。近栏处有三穿。援后部至内两面饰半浮雕虎头,张口吐舌,口中一穿;虎身阴刻,延于内上,内中一穿。戈的一面浮铸一椎髻、腰悬宝刀之人。另一面阴刻巴蜀文图语。援脊下两面均饰滴水纹。
南宋 · 镂空鸳鸯戏水霞帔金坠子 南宋(1127—1279年) 直径4.2厘米、厚1.5厘米;重22克 1977年安义县石鼻山公社淳祐九年(1249)墓出土 坠子呈圆鼓形,中空,由子母口将前后两块盖合而成。垂直中心线上下边缘处錾有两个穿相对,可穿绳链。坠子两面镂空,正面的鸳鸯、双鱼、荷花和背面的钱纹均是宋元非常盛行的装饰纹样。侧面饰两圈乳钉纹。其造型、尺寸与福州南宋黄升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